王心眉中醫師(翰鳴堂中醫診所醫師) |2020-08-06
夏天活動量大,難免產生碰撞、產生瘀青。一般來講,瘀青會在1周之後消退,但有些人的瘀青卻很頑強,好幾周都沒有消退,讓人害怕是不是身體出了什麼異狀。
其實關於瘀青的疑問並不少,比如有名網友在跌倒後,大腿後側瘀青了一大塊(約1/3右大腿後側瘀青),因為不會疼痛所以不以為意,沒想到瘀青經過3個月都沒消退,仍有淺咖啡色痕跡,雖然不會疼痛,但摸起來隱約有硬硬、腫腫的感覺。像這樣的情形,是怎麼回事呢?
一般的瘀青,是因為受到外力撞擊或揉捏過度,造成皮下微血管破裂使得血液充斥於組織之間。受傷一開始血液漫流於組織之間,外觀紅腫疼痛,1~2天組織間充斥著缺氧血使表皮呈現青色,3~4天漸漸變藍紫色,再慢慢變褐色,一周左右退成黃色最後消失,復原速度與受傷程度、人體代謝速率有關。
假如瘀青未消除,可能是沒有妥善照護受傷部位,導致皮下瘀血與水腫無法及時散去,使受傷部位修復不良、組織增生,而遺留下腫塊;這些腫塊根據不同受傷細胞可能會產生脂肪瘤、纖維瘤、血管瘤、骨瘤、神經瘤等,大部分是良性,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不容易增大,但也有可能因為活動、碰觸等因素會慢慢增大。
如果3、4個月瘀青都沒消,建議民眾熱敷並加以輕柔按摩。假如數天後未見改善,則建議就醫,了解是否傷及深層組織或骨頭,或是否可能有其他健康問題,如紫斑症或其他血液疾病。
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尤其是稍微一碰就瘀青,甚至合併其他異常出血,就應該要提高警覺,這有可能是疾病剛開始的表徵,像是紫斑症、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白血病軀幹及四肢會有多處出血點或大大小小的異常瘀青,這是臨床上常見白血病的初發徵狀。
紫斑症是皮膚出血呈現紅紫色斑點的統稱,造成紫斑症的疾病很多,多半是出血性的血液疾病,除了身上容易瘀血、出現瘀斑、紫斑以外,女性月經血量也會增加,更甚者會有牙齦出血不止、流鼻血、月經量多不止、腸胃道出血、血尿等。
可以的,但必須由醫師觀察受傷部位、詢問病史並親自診斷,排除上述需注意的血液疾病後才能進行。
放血常用在消腫、止痛、瀉熱、化瘀等,像是外傷引起的腫痛瘀血,如果在患處針刺,排除流不出的瘀血,能很快緩解腫脹症狀,並加速復原;而血瘀而引起的頭脹、頭痛、失眠,在頭部扎針去除瘀血,也可迅速獲得緩解。
面對熱性疾病,像是高血壓、急性中風、熱中暑,肌肉高熱、頸項僵硬,放血可以排除血脈中的邪熱,使身體降溫、氣血歸於正常。中醫認為「久病必有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因為血瘀,使得疼痛長期無法消除,此時可以在特定穴位扎針放血,使經脈疏通、促進氣血循環來改善疼痛。但要注意,是否適合放血應聽從專業中醫師診斷,切勿自行下診斷、施行,以免產生不良作用。
放血是根據中醫「經絡學」理論,在特定穴位扎針放血,以達到疏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疏瀉病邪,幫助祛邪外出的治療方式,屬於「瀉法」,簡單的說,就是將多餘的排出、將不通的打通,來讓人體歸於平衡。
中醫執行放血必須使用一次性無菌採血針,先將身體表皮消毒後再迅速扎針使血液流出,假如血液不易流出,會使用消毒過的拔罐器,附著針刺部位負壓將血引出。血放多不一定好,過多容易損耗氣血,需特別注意。
放血治療所需時間10~15分鐘不等,必須在衛生安全無菌的環境中進行,治療前後患處傷口需經過仔細消毒,避免感染。放血後的傷口清潔很重要,建議24小時內不要碰觸到水或洗澡,可用防水繃帶小心保護傷口,傷口部位會有一點痛、酸或無力感,這症狀會隨著時間舒緩,若傷口有持續紅腫的情形要盡快回診。飲食方面,切忌炸、辣熱性食物,這類食材容易讓身體燥熱阻礙傷口復原。執行放血療程的人員需具備中醫師身份及資格,過程中也必須做好清潔消毒工作,以確保安全。
放血會產生傷口、造成出血,因此有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小板缺少、血友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嚴重肝腎疾病,不適合放血。糖尿病患者因為傷口不易癒合,應謹慎接受放血或最好避免。皮膚感染、潰瘍的人,也不宜在感染部位的周圍進行放血。
有嚴重貧血、低血壓、有血管瘤的人,最好也不要接受放血療法。另外,女性懷孕、剛生產後、過度疲勞、大病或久病初癒、體質虛弱、過餓或過飽、酒醉,也都不適合。有暈針史或怕血的病人,也不要勉強接受放血療法。
【王心眉醫師小檔案】
現職:翰鳴堂中醫診所/睿鳴堂中醫診所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部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
台中慈濟醫院西醫部醫師、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專長:婦科、內科、皮膚科及體重控制、睡眠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