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寒落在1月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排名倒數第二的節氣,也是台灣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之一。中醫指出,小寒養生首重保暖、養腎、保胃。由於同時也是流感、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民眾需特別注意防寒與提升免疫力。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提到:「去寒就溫」是冬季養生的核心。手腳冰冷者外出時應穿戴手套、厚襪子,同時注意頸部保暖,可使用圍巾。保暖重點部位包含:
手腳四肢
頸部
腰腹(尤其是腎臟部位)
「三九天」是從冬至起算第19~27天,正值小寒節氣,是中醫認為進補最佳時機。在這期間搭配穴位敷貼療法,能有效提升身體抗病能力,特別對改善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症狀有幫助。
根據中醫五色食養理論,「黑色入腎」,在小寒與三九天期間,可適量攝取以下黑色溫補食材:
黑芝麻:補肝腎、潤腸通便
黑豆:健脾利水、補腎益精
黑米、黑棗、桑葚:補血養肝腎
核桃、栗子、桂圓:溫補腎陽、益氣養血
推薦火鍋、羊肉爐、薑母鴨等溫補餐,但皮膚乾癢者需適量食用,避免上火搔癢加劇。
想用簡單茶飲補腎暖身?試試這款中醫推薦的加味杜仲茶:
杜仲 3g
肉蓯蓉 4g
桑葚 3g
枸杞 4g
將藥材洗淨後放入 500c.c. 熱水中浸泡 20 分鐘,放涼即可飲用。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
桑葚與枸杞:補肝腎、明目抗老
小寒雖未達最冷,但正值「三九天」,是養腎強身的重要時機。透過食補黑色食物、保暖關鍵部位,並搭配養腎茶飲,能有效提升冬季抵抗力,預防感冒與慢性病惡化。養生從日常做起,讓身體在寒冬中更有元氣!
#小寒節氣 #冬季養生 #保暖技巧 #提升免疫力 #冬天保暖 #禦寒要訣 #寒冬保健 #腎氣虛寒#三九天 #冬至養生 #中醫敷貼療法 #呼吸系統保健#中藥茶飲 #杜仲茶 #補腎養生 #冬季茶飲#莊可鈞中醫師#翰鳴堂中醫診所#睿鳴堂中醫診所#頤鳴堂中醫診所
莊可鈞中醫師|2025年1月13日
文章引至 健康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