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過動症?過動兒長大會好嗎?中醫吳宛容醫師教你5大穴位改善ADHD症狀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過動兒 #中醫治療ADHD #吳宛容中醫師 #百會穴 #親子教育 #天麻甘麥大棗湯 #穴位按摩 #疏肝安神 #育兒指南 #兒童行為問題 #自然療法 #兒童中醫 #專注力提升 #翰鳴堂 #睿鳴堂 #頤鳴堂

許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常常會問:「我的孩子好動,是不是過動症?」事實上,好動並不等於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而坊間也流傳「過動症長大就會好,不用治療」的迷思。究竟真相是什麼?除了西醫藥物治療外,中醫如何透過穴位與藥膳來改善ADHD呢?中醫師吳宛容提出5大關鍵穴位按摩法,幫助改善過動行為與情緒穩定。

ADHD是什麼?三大核心症狀解說

ADHD,全名為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症狀主要分為三大面向:

注意力不集中

  • 上課易發呆、注意力不持久

  • 常忘東忘西、粗心大意

  • 逃避需要長時間專注的任務

過動行為

  • 總是動來動去、無法靜坐

  • 話多、講不停

  • 不分場合地跑跳

行為衝動

  • 無法等待、常打斷別人

  • 做事不經思考、容易干擾他人

ADHD的診斷標準為 7歲以前出現症狀,且須在至少兩種環境中(如家中與學校)出現,並造成生活明顯困擾。

ADHD分為哪幾型?三種類型一次看懂

  1. 注意力不集中型(ADD):僅表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明顯過動。

  2. 過動衝動型:以動個不停和衝動行為為主。

  3. 綜合型:同時具備注意力缺失、過動與衝動。

這些症狀的形成,與 遺傳、環境、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失調 等因素有關。

ADHD症狀主要表現於三個層面,分別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多、行為衝動。

中醫如何改善ADHD?中醫吳宛容揭5大穴位秘訣

吳宛容中醫師指出,中醫可透過 穴位刺激結合疏肝安神藥膳,有助改善過動、情緒不穩與注意力不足。

要訣一:刺激五大穴位

使用針灸或按摩刺激以下穴位,每次揉按30~60秒、做3~5循環:

  1. 百會穴:位於頭頂中心,有助集中注意力

  2. 四神聰:百會穴周圍四個點,活絡腦部循環

  3. 神門穴:安神鎮靜,幫助入睡

  4. 足三里穴:調節脾胃、提升專注力

  5. 太衝穴:疏肝理氣、穩定情緒

小提醒:怕針的小孩也可使用穴位按摩取代針灸,建議睡前進行,搭配親子互動效果更佳。

要訣二:疏肝安神藥膳——推薦「天麻甘麥大棗湯」

這帖中藥茶飲,有助安神定志、改善西藥副作用如食慾不振。

材料:

  • 天麻3錢、小麥6錢、甘草2錢、紅棗5~10顆
    做法:內鍋加水500~700cc,電鍋外鍋加1.5碗水,煮好放涼即可飲用。

維持正常飲食,保持飲食均衡,避免過加工食品,少吃甜食及炸物。

遠離ADHD的三大日常保健關鍵

  1. 保持正常活動:白天多運動、探索有興趣的活動

  2. 均衡飲食:避免加工食品、甜食與油炸

  3. 減少環境刺激:學習空間安靜、分段學習並給予正向鼓勵

父母的陪伴與接納,是孩子健康成長與配合治療的最大助力!

結語:ADHD不是孩子的錯,早期發現與多元治療是關鍵!

「孩子只是比較好動,不等於過動症!」真正的ADHD需專業診斷並及早治療。透過中西醫整合療法,如中醫的穴位按摩與安神藥膳,不僅能改善症狀,也能減少西藥副作用,幫助孩子更穩定地發展身心。

作者:吳宛容中醫師

來源: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