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陽氣升發,不僅是萬物生長的時節,也正是孩子進行轉骨調理、打好成長基礎的重要時機。中醫師提醒,轉骨不是「一帖藥通吃」,應依照孩子的性別、體質與發育進度進行個別化調理,才能真正幫助孩子長高、壯骨、促進發育。
轉骨的黃金時期通常為:
女生約10-12歲
男生約12-14歲
重點是觀察孩子是否進入第二性徵發育階段:
女生:乳房開始發育 → 陰毛/腋毛 → 初經來潮
男生:睪丸變大 → 陰莖增長 → 陰毛/腋毛 → 聲音變粗
若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就出現第二性徵,恐為性早熟,此時不宜貿然補藥,避免生長板提前閉合影響身高。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轉骨調理不能只靠補腎,必須三管齊下:
常用方:香砂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
常用方: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
常用方:柴胡疏肝湯、加味逍遙散
可視體質加入杜仲、續斷、骨碎補、當歸、雞血藤、何首烏等藥材來強筋補骨、補氣養血。
服用時間:早上或睡前較佳
療程建議:連服2個月→休息1個月→再進行下一輪
搭配治療:
傳統針灸:刺激百會、陰陵泉、足三里、湧泉等穴位
雷射針灸:無痛、安全,適合怕針的孩子
中醫也提醒,轉骨效果不只靠中藥,日常生活管理同樣重要:
作息調整:
晚上8點至12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
最好10點前就寢
飲食注意:
少吃甜食、油炸、宵夜、含糖飲料
避免血糖波動與性早熟風險
規律運動:
跳繩、籃球等跳躍運動刺激骨骼成長
每週安排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
營養又補身,適合每週食補1-2次:
狗尾草5錢、太子參5錢、茯苓3錢
枸杞3錢、生地黃3錢、紅棗5顆(剖開)
全雞1隻、蛤蜊15-20顆、薑片適量
蛤蜊吐沙備用,雞汆燙去血水
加藥材與雞肉至水中,煮滾後轉小火煮40-50分鐘
加入蛤蜊煮開,依口味加鹽即可
狗尾草、太子參、茯苓:健脾補氣
生地黃、枸杞:滋補肝腎
紅棗:養血補氣
雞肉+蛤蜊:補蛋白質與鋅,增強免疫力
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若能配合中醫調理、規律生活與健康飲食,不但有助於長高,還能強化體質、提升免疫力。家長們不妨與合格中醫師諮詢,量身打造專屬的轉骨計畫,讓孩子贏在成長起跑點!
#轉骨 #中醫轉骨 #青春期發育 #長高秘訣 #補腎健脾 #中醫食療 #轉骨雞湯 #中醫調理 #性早熟 #成長黃金期 #青少年健康 #針灸長高 #轉骨食補 #中藥調理 #兒童成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