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腳又稱為足癬,主要因為皮膚感染到某種黴菌所引發,病發時腳趾周圍開始出現脫皮的症狀,腳底逐漸會產生水泡,脫皮及水泡。
香港腳又稱為足癬,主要因為皮膚感染到某種黴菌所引發,病發時腳趾周圍開始出現脫皮的症狀,腳底逐漸會產生水泡,脫皮及水泡組織液反而製造黴菌有利生存環境,加上溼熱悶熱的環境滋生黴菌反覆刺激皮膚造成局部紅腫熱及味道加重,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中醫師表示,香港腳的表現形態多元,可分水泡型、糜爛型、角質化型與脫皮型4種。前2種會搔癢無比,但角質化型與脫皮型的香港腳,幾乎完全不癢,最容易被忽略。
足癬常見於濕熱體質 中醫多以內服外用改善
周大翔中醫治療足癬內外兼施,內治法處理「濕熱體質」,又分為「濕重於熱」、及「熱重於濕」兩個類型,常用中藥治療用藥包括白朮、蒼朮、茯苓、薏苡仁、藿香、黃柏、蒲公英、蛇床子、土茯苓、苦蔘、等藥物,根據體質濕多還是熱多給予處方用藥;外治法則透過清熱解毒及部分具有殺菌殺蟲效果中藥製成外洗藥方,透過足浴方式改善腳部皮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