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就心悸胸痛?心臟罹「這病」很多人不自知 快按2穴位強心改善胸悶

吳宛容中醫師|

文章引至 吳詠霓 整理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有時會因高壓緊張而發生心悸、喘不過氣、胸悶或胸痛的感覺,甚至嚴重到影響工作與生活。這種情況常被誤以為是自律神經出問題,但中醫師提醒,小心其實是二尖瓣脫垂在作怪。

二尖瓣脫垂是什麼?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吳宛容表示,二尖瓣脫垂是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好發於年輕、身材清瘦的女性,有研究估計,2050歲女性每10人就有2人有二尖瓣脫垂,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

心臟分為四個區域,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在左心室與左心房之間的瓣膜稱為二尖瓣,作用在防止由左心室打入左心房的血液倒流。正常人的瓣膜是兩片直的接合,讓血液可以由心室導入心房,又防止心房的血液逆流。

而二尖辦脫垂就是二尖瓣因為長期過力的心博,導致瓣膜出現彎曲,通常是有一邊的瓣膜出現微彎,導致心臟必須更用力才能將血液打出,這在心臟超音波可以顯示出來,聽診時也會出現心雜音的情況。

二尖瓣脫垂有什麼症狀?

吳宛容說明,平時大多數的二尖瓣脫垂都是較輕微無症狀,但是高張力的生活,像是長期熬夜、壓力、濃茶、咖啡及調適不佳的壞情緒容易加重二尖瓣脫垂的症狀,易出現胸痛、胸悶等,或伴隨長期疲勞、走路喘等症狀。

中醫如何看待二尖瓣脫垂?

吳宛容認為,在中醫上,二尖瓣脫垂跟心氣不足、肝失疏泄有關係,心氣不足代表心臟的功能不佳,而肝失疏泄代表的是身體的情緒與調節出現問題。通常心理上的「焦慮」是肝失疏泄的主因,由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非自我所能主控的神經系統)牽動身體機制後所引發的症狀,屬於個人化的特別情緒性感覺。一旦引發的同時,也會促使生理上的變化,如冒冷汗、發抖、肌肉緊繃、反胃、想吐、胃痛、心悸等,進而影響到生理。本身有二尖瓣脫垂的人,在這時喘不過氣、胸悶或胸痛的感覺,頻率會隨著情緒起伏越來越明顯,這也是另類的選舉症候群。

何謂肝失疏泄?

焦慮是生物本能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環,當生活中產生競爭、人際之間的互動關係非常緊繃、自我的期許很高等。有許多壓力群是無法及時處裡或是根本處理不了,導致身體的自律神經在無法掌控之下,仍要尋求解決的方案而過度活躍,這時就是中醫所謂的「肝失疏泄」。

中醫如何治療二尖瓣脫垂?

要治療二尖瓣脫垂,吳宛容表示,她常會使用養心氣、疏泄肝氣的中藥來改善患者的不適症狀。常使用炒棗仁,百合、鬱金、香附、合歡花、丹參,來改善神經與心臟間的調節;如果是疲勞或是胸悶,則常使用四逆湯與生脈飲來改善心臟的循環。

另外,飲食上應避免濃茶、咖啡等讓心跳加速的飲品;平時練習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氣時肚子挺出來,吐氣時肚子凹進去),適度的氣功、打坐也有幫助。自律神經系統的臨床觀察發現,心臟跳動的頻率受大腦皮質影響,而大腦皮質的活動受呼吸頻率影響,因此,從事上述活動以調整氣機循環,大腦比較不會過勞,心臟的負擔也會比較小。

2穴位改善胸悶

如果胸悶特別嚴重,吳宛容推薦有2個穴位可以按壓,可搭配精油按壓:

內關穴

【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兩寸,位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作用】開胸理氣,改善胸痛嘔吐,治療心胸疼痛。按摩內關可以打通心包經、順暢瘀滯的氣血,病人即可恢復生機。

勞宮穴

【位置】手掌心,第二和三掌骨之間,偏向第三掌骨的掌中紋處,握拳屈指時中指所指的地方。
【作用】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可強壯心臟可穩定情緒,消除緊張煩躁。有失眠、心煩、容易發脾氣現象者,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功用。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