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長不停?3大體質好發型態你是哪一型?吳文誠中醫師:掌握3大調理手段改善子宮微環境


#子宮肌瘤 #中醫調理子宮肌瘤 #吳文誠中醫師 #子宮微環境 #宮寒體質 #肝鬱體質 #外邪體質 #子宮肌瘤復發 #中醫婦科 #子宮肌瘤茶飲 #艾灸溫宮 #疏肝理氣 #清熱解毒 #中醫調體質 #子宮肌瘤預防 #翰鳴堂中醫

子宮肌瘤是台灣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逾五成女性終其一生可能罹患。中醫師吳文誠指出,從中醫體質出發,了解自身屬於哪一種易發體質,是預防肌瘤增生與復發的關鍵。

子宮肌瘤高達5成女性會有 症狀多樣且影響生活品質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常見症狀包括:

  • 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

  • 下腹悶痛、痛經

  • 頻尿、便秘(因肌瘤壓迫骨盆腔器官)

  • 不孕、反覆性流產

吳文誠中醫師指出,雖然部分患者經手術移除肌瘤,但肌瘤術後5年內復發率仍高,單顆約35%,多顆肌瘤者甚至高達70%以上

因此,從體質根源調理、改善子宮微循環與荷爾蒙代謝環境,才是控制肌瘤生長與預防復發的根本之道。

子宮肌瘤一定要手術嗎?中醫看法與調理思維

西醫治療子宮肌瘤多以荷爾蒙藥物(如異位寧)或手術為主,但手術並非根本解決,特別是體質因素未改善時,肌瘤容易反覆生長。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根據病人體質進行個別化調理,從調整內分泌、微循環與免疫反應著手,達到抑制肌瘤生長的目標。


吳文誠中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易發體質影響因素繁多,大致可以分為「宮寒」、「肝鬱」、「外邪」三種體質。

子宮肌瘤好發三大體質類型與中醫調理對策

一、宮寒體質(氣血運行不暢)

體質特徵:手腳冰冷、經期腹痛、經血顏色暗、有血塊。

中醫觀點:腹腔溫度低、子宮循環差,使異常組織難以被清除,是子宮肌瘤的重要誘因。

治療建議

  • 採用艾灸、溫灸、溫針法刺激任脈、腎經,溫通氣血。

  • 搭配活血化瘀、溫陽補氣中藥,如桂枝、艾葉、香附、當歸等。

  • 建議居家使用熱敷、丹田灸,改善子宮溫度與循環。


二、肝鬱體質(荷爾蒙失衡)

體質特徵:情緒壓力大、經期不穩、乳房脹痛、煩躁易怒。

中醫觀點:肝氣鬱結使「相火」旺盛,雌激素濃度波動,刺激肌瘤生長。

治療建議

  • 疏肝理氣,平衡荷爾蒙分泌。

  • 常用藥材:柴胡、香附、黃芩、黃柏、地骨皮。

  • 調整自律神經功能,改善因壓力導致的內分泌異常。


三、外邪體質(免疫失衡)

體質特徵:體質虛弱、易感冒、經常疲倦或感染。

中醫觀點:體外病毒、疫苗反應、發炎反應等屬於「外邪」,可能誘發免疫系統紊亂,加速肌瘤增生。

治療建議

  • 清熱解毒、調整免疫系統。

  • 常用藥材:金銀花、連翹、荊芥、防風、敗毒散等。

  • 建議加強保健防護,避免長期處於發炎狀態。

吳文誠中醫師提醒,相關治療建議諮詢專業,平日居家護理如丹田灸、熱敷、茶飲以保養為主,而勿錯認為可以取代專業調理治療。

子宮肌瘤調理不能只靠食療與茶飲,專業治療仍是關鍵

吳文誠中醫師提醒,有子宮肌瘤問題的女性應尋求專業醫師評估,根據不同體質對症下藥,切勿盲目服用補藥或茶飲,以免誤補助瘤、加速生長。

日常可搭配以下輔助方式進行保養:

  • 溫熱敷小腹(丹田灸),每日1次

  • 飲用疏肝理氣或溫宮茶飲,如玫瑰花、當歸、生薑

  • 規律作息、舒壓放鬆,調節荷爾蒙與免疫系統


中醫角度對肌瘤的核心觀念:調體質、改善微環境、長期管理

子宮肌瘤雖是良性腫瘤,但一旦忽視體質調理,常會反覆發生,甚至影響生育與生活品質。中醫治療強調「預防再生、減少復發、改善症狀」,是肌瘤患者術後或非手術患者的重要選擇之一。


作者:吳文誠中醫師|

來源: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