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性關節炎害關節紅熱腫痛!莊可鈞中醫師:按3大穴位、喝清熱解毒茶飲舒緩

莊可鈞中醫師|

文章引至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皮膚出現紅斑、脫屑、搔癢等症狀,且反覆發作、難以根治,小心可能是乾癬的徵兆。乾癬(銀屑病)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若未妥善控制,甚至可能併發乾癬性關節炎,引發關節紅腫、疼痛與變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頤鳴堂中醫診所莊可鈞中醫師表示,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的主要中醫病因包含血熱、血瘀、血燥,可依據不同體質進行辨證論治,同時搭配穴位按摩與清熱茶飲,達到內外調理效果。

乾癬性關節炎是什麼?常見症狀一次看

乾癬性關節炎是一種與乾癬共病的發炎性關節疾病,約有3至4成乾癬患者最終會發展成此病。皮膚症狀通常先於關節症狀出現,平均延遲約10年。

常見症狀包括:

  • 關節紅腫熱痛

  • 關節僵硬、晨間活動困難(持續超過30分鐘)

  • 下背痛持續三個月以上

  • 指甲凹陷變形或脫落

  • 身體疲倦、活動力下降

若已出現頭皮病灶或指甲病變,則乾癬轉為關節炎的機率更高,應及早接受治療與體質調理。


中醫解析乾癬性關節炎三大證型

莊可鈞中醫師指出,中醫將乾癬性關節炎歸為**「白疕」範疇**,與氣血運行失調有關。主要分為以下三大證型,對應不同治療法則:

1. 血熱型乾癬

  • 皮膚症狀: 皮疹發展迅速、斑塊多、脫屑明顯、搔癢嚴重

  • 關節症狀: 紅腫熱痛,持續時間較長

  • 全身症狀: 心煩、口渴、便秘、尿黃、舌紅苔黃

  • 治療原則: 疏風清熱、涼血解毒

  • 常用方劑: 銀翹散、黃連解毒湯加減

2. 血瘀型乾癬

  • 皮膚症狀: 皮損肥厚、色暗紅、鱗屑附著緊密

  • 關節症狀: 刺痛、腫脹處發紫

  • 全身症狀: 面部暗沉、有瘀斑瘀點、舌暗紅

  • 治療原則: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常用方劑: 身痛逐瘀湯、血府逐瘀湯加減

3. 血燥型乾癬

  • 皮膚症狀: 斑塊長久不退、乾燥肥厚、角質化

  • 關節症狀: 脫屑、關節疼痛減輕但活動受限

  • 全身症狀: 口燥咽乾、毛髮乾枯、便祕、舌紅苔乾

  • 治療原則: 養血潤燥、柔膚止癢

  • 常用方劑: 當歸飲子加減


中醫推薦三大穴位按摩,緩解乾癬與關節不適

透過穴位按摩能促進氣血循環,有效緩解皮膚脫屑、瘙癢、關節腫痛

1. 血海穴

  • 位置: 大腿內側,膝蓋內上方約三指寬處

  • 功效: 活血化瘀、止癢、抗發炎

  • 按法: 坐姿下彎曲膝蓋,以拇指按壓5秒放開,重複20次

2. 曲池穴

  • 位置: 手肘外側橫紋末端

  • 功效: 解表清熱,對濕熱性皮膚炎、發熱有緩解作用

  • 按法: 食指按壓對側肘部,每次5秒,重複20次

3. 合谷穴

  • 位置: 虎口處,大拇指與食指交會隆起點

  • 功效: 緩解過敏、鼻塞、皮膚搔癢

  • 按法: 拇指按壓5秒,重複20次,可兩側交替進行


清熱解毒茶飲配方,有效舒緩乾癬皮膚不適

除了中藥治療與穴位按摩,日常飲用清熱解毒茶飲也有助於穩定皮膚狀況:

【清熱解毒茶飲】

  • 材料: 荊芥、薄荷葉、生地黃、地骨皮、馬齒莧各3克

  • 做法: 加入500c.c.熱水浸泡10分鐘即可飲用

  • 功效: 祛風清熱、涼血解毒,緩解皮膚紅斑、乾癢、脫屑等症狀

適合搭配乾癬性關節炎體質調理,建議與中醫師討論使用頻率與配方加減。


結語:乾癬不是皮膚病這麼簡單,中醫調理對症更有效

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皆為系統性慢性疾病,需長期管理與生活配合。中醫透過辨證論治、體質調整與穴位配合,能有效舒緩病情、減少發作頻率,並提升整體生活品質。

若您長期受到乾癬或關節不適困擾,建議及早尋求中醫專業評估與個人化療程規劃,才能達到內外兼顧、治標又治本的目標。

#乾癬治療 #乾癬性關節炎 #中醫治乾癬 #血熱血燥血瘀 #乾癬穴位按摩 #清熱解毒茶飲 #關節腫痛 #銀屑病調理 #皮膚脫屑紅斑 #中醫調理免疫系統 #乾癬自體免疫 #皮膚過敏中醫 #養血潤燥中藥 #涼血解毒方 #合谷穴 #血海穴 #曲池穴 #乾癬中藥推薦 #乾癬飲食 #乾癬舒緩方法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