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養生】4大料理去濕氣,養肝護體好輕鬆!

#清明節氣 #去濕氣 #養肝護體 #中醫養生 #保暖去濕 #四神湯 #紅豆湯 #薏仁 #健康保健

清明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意指「清潔明亮」,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此時氣溫回升,雨水增多,乍暖還寒,人體容易受到外邪侵襲,特別是風邪與濕邪。因此,清明養生應以「保暖去濕」為重點。

清明節氣特點:濕氣重,養肝防過敏 清明是唯一一個既是民俗節日又是氣象節氣的節日。隨著氣溫上升,雨水頻繁,空氣濕潤且清新,自然界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由於早晚溫差大,濕氣攀升,人體容易因濕邪入侵而引發過敏性鼻炎、濕疹、蕁麻疹、四肢關節痠痛及精神疲倦等症狀。

中醫師吳宛容建議,清明節氣養生要注重「去濕養肝」,可多攝取具有利濕排水、疏肝解鬱的食物,例如四神湯、薏仁、紅豆,並搭配清淡飲食,減少辛辣、油膩和加工食品,以降低身體濕熱。

以下推薦4款去濕養肝料理,助您在清明節氣健康保健:

  1. 四神湯

  2. 食材:蓮子、山藥、茯苓、薏仁、豬肚

    功效:四神湯具有健脾去濕、強化消化系統的作用,適合在清明節氣飲用。

  3. 薏仁紅豆湯

  4. 食材:薏仁、紅豆、冰糖

    功效:薏仁紅豆湯能健脾利濕、消腫除痰,是去濕首選。

  5. 魚腥草燉雞湯

  6. 食材:魚腥草、雞肉、枸杞

    功效:魚腥草有清熱解毒、去濕排毒的效果,與雞肉燉煮可補中益氣。

  7. 菠菜山藥湯

  8. 食材:菠菜、山藥、紅棗

    功效:養肝益腎、補脾健胃,適合在清明節氣調理肝脾功能。

日常保健注意事項

  1. 保暖防濕:隨身攜帶薄外套,防止早晚溫差過大。

  2. 清淡飲食:避免油炸、辛辣及發物,減少過敏風險。

  3. 適量運動:促進代謝,防止濕氣堆積。

結語

清明節氣氣候多變,重視養生有助於去濕排毒及養肝護體。善用以上四款去濕料理,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減少過敏反應,讓身體在季節轉換中保持健康!


作者:吳宛容中醫師|日期: 

來源: 作者:黃慧玫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