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曾流傳「白帶太多,是吃糖和麵粉養出黴菌造成的」,這樣的說法到底有沒有根據?根據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表示,過度攝取甜食與麵粉製品,確實可能導致體內濕熱累積,形成痰濕體質,進而引發白帶偏多等婦科問題。但白帶分泌的多寡,還會受到體質、環境與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莊可鈞中醫師|2025年03月31日
文章引至 健康醫療網 記者王冠廷/台北報導
網路上曾流傳「白帶太多,是吃糖和麵粉養出黴菌造成的」,這樣的說法到底有沒有根據?根據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表示,過度攝取甜食與麵粉製品,確實可能導致體內濕熱累積,形成痰濕體質,進而引發白帶偏多等婦科問題。但白帶分泌的多寡,還會受到體質、環境與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女性在排卵期分泌物本就會增加,加上氣候悶熱或穿著不透氣衣物,私密處處於潮濕狀態,容易成為黴菌與細菌滋生的溫床。夏季尤其應選擇透氣、棉質衣物,減少使用護墊,降低感染風險。
陰道維持在酸性環境是保護機制之一,但若經常食用甜食、含糖飲料或精緻麵粉類食物,可能造成血糖升高與菌叢失衡,導致陰道念珠菌增生,出現白帶過多、搔癢、異味等問題。糖尿病患者與免疫力較差者,更容易反覆感染黴菌性陰道炎。
長期熬夜、壓力大、營養失衡或過度疲勞,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使陰道環境更容易受到病原菌侵襲,進而出現分泌物增加或不正常變化。
莊可鈞中醫師指出,面對白帶異常,中醫強調調整體質與內在平衡,透過辯證施治達到長期改善效果:
脾虛型體質:白帶量多、清稀、久治不癒,使用完帶湯健脾益氣、祛濕止帶。
濕熱型體質/感染嚴重者:出現豆腐渣狀、黃色或異味明顯的白帶,使用八味帶下方、龍膽瀉肝湯等藥方,加上土茯苓、萆薢、黃柏、苦參根等清熱解毒藥材,達到抗菌、消炎、預防反覆感染的效果。
相較於西醫使用抗生素與陰道塞劑的方式,中醫調理較少破壞陰道菌叢,並從根源上調整體質與免疫機能。
為預防與改善白帶過多的情況,除了配合中醫調理,也應從生活與飲食習慣著手調整:
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薑、蒜、蔥,易助火生濕。
高油脂與油炸食物:如奶油、動物油、炸物,容易助濕生熱,加重症狀。
海鮮發物:尤其是蝦、蟹、貝類等,不新鮮時更易引起濕熱反應。
含糖飲料與甜食:增加黴菌滋生機會,建議大幅減少攝取。
酒類與含酒食物:如藥酒、酒釀等,也可能導致婦科炎症加劇。
避免長期使用護墊,保持私密處乾爽。
可隨身攜帶乾淨棉質內褲,出汗後即時更換。
避免穿著緊身、化纖褲子,減少局部悶熱與摩擦。
每週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幫助排濕與促進循環。
保持良好作息,減少熬夜與過度勞累。
白帶是反映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標。若分泌物出現量多、顏色異常、氣味強烈或伴隨搔癢灼熱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診治,透過正確的方式進行調理與生活改善。
若已經調整飲食與作息但問題仍未改善,建議尋求中醫師進行個人化體質診斷與調理,從根本改善白帶過多與反覆感染的困擾。
#白帶過多 #黴菌性陰道炎 #中醫調理白帶 #白帶飲食禁忌 #痰濕體質 #婦科調理 #女性私密處保養 #白帶異常原因 #中醫婦科 #陰道感染 #白帶發黃 #完帶湯 #止帶中藥 #體質調理 #提升免疫力 #中醫防感染 #女性健康 #白帶日常保健 #甜食與陰道感染 #黴菌反覆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