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中醫調理 #免疫力提升 #風寒證型 #風熱證型 #合谷穴 #足三里穴 #免疫茶飲
隨著流感重症病例逐漸上升,如何提升免疫力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病原為流感病毒,分為A、B、C、D四種類型,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流感病毒主要透過咳嗽或噴嚏的飛沫傳染,也可能經由接觸傳染。潛伏期通常為1-4天,症狀包含發燒、咳嗽、頭痛、肌肉酸痛、疲倦、流鼻水、喉嚨痛等,傳染力最強的時間通常在症狀出現後3-4天。
在中醫觀點中,流感屬於「時病疫癘」,治療著重調整免疫系統,根據病程急性或慢性、寒熱表現、病位傳化進行證型分類治療。中醫治療流感有三大優勢:
激活免疫系統: 中醫藥方能有效打開免疫系統開關,幫助人體抵抗病毒。
加速代謝循環: 啟動代謝,將病理廢物快速排出,縮短病程。
緩解症狀: 調整用藥,減輕不適感,提升生活品質。
激活免疫系統:
中醫藥方能有效打開免疫系統開關,幫助人體抵抗病毒。
加速代謝循環:
啟動代謝,將病理廢物快速排出,縮短病程。
緩解症狀:
調整用藥,減輕不適感,提升生活品質。
風寒證型:
症狀:畏寒、頭痛、肌肉酸痛、清鼻涕、痰稀薄白。
舌象脈象:舌苔薄白、脈緊。
常用方劑: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
風熱證型:
症狀:發熱、鼻塞、黃濁鼻涕、咽喉紅腫、痰黏稠色黃。
舌象脈象:苔薄白乾或薄黃、脈浮數。
常用方劑:銀翹散、桑菊飲、柴葛解肌湯。
風寒證型:
症狀:畏寒、頭痛、肌肉酸痛、清鼻涕、痰稀薄白。
舌象脈象:舌苔薄白、脈緊。
常用方劑:麻黃湯、桂枝湯、大青龍湯。
風熱證型:
症狀:發熱、鼻塞、黃濁鼻涕、咽喉紅腫、痰黏稠色黃。
舌象脈象:苔薄白乾或薄黃、脈浮數。
常用方劑:銀翹散、桑菊飲、柴葛解肌湯。
中醫強調經絡疏通可增強免疫力,推薦每日按壓以下兩個穴位15~20分鐘:
合谷穴:
提升肺氣、疏通氣機,改善呼吸道防禦力。
足三里穴:
增強脾胃功能,調節免疫系統,平衡氣血。
材料: 黃耆3g,黨參3g,白朮3g,防風2g,金銀花3g,甘草2g。
做法: 熱水300cc~500cc沖泡,悶1530分鐘即可。
功效: 玉屏風散加減,提升脾胃功能,抗病毒抗發炎,適合日常保健。
及早治療: 流感初期及時就診,避免病情惡化。
日常保健: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密集接觸人群。
免疫調養: 透過中醫調理與茶飲增強免疫力,維持作息規律,避免熬夜。
作者:周宗翰中醫師|日期:2025年2月5日
來源: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