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變冷,血液循環變差,是否經常感到肩頸僵硬、脖子緊繃、甚至無緣無故頭痛?這些症狀可能與姿勢不良、壓力過大或頸椎退化有關。中醫認為,可透過針灸放鬆肌肉、服用中藥調理肝脾,再搭配頸椎延展運動,有效改善肩頸不適與慢性頭痛問題。
#肩頸僵硬 #中醫針灸 #頸椎退化 #頭痛舒緩 #葛根湯 #情緒壓力 #中醫治療 #風池穴 #華佗夾脊 #脖子痛 #延展頸椎 #頸椎運動 #健脾安神 #疏肝解鬱 #自律神經失調 #辦公室症候群 #涂育維中醫師 #脊椎健康 #姿勢不良 #中醫養生
天氣變冷,血液循環變差,是否經常感到肩頸僵硬、脖子緊繃、甚至無緣無故頭痛?這些症狀可能與姿勢不良、壓力過大或頸椎退化有關。中醫認為,可透過針灸放鬆肌肉、服用中藥調理肝脾,再搭配頸椎延展運動,有效改善肩頸不適與慢性頭痛問題。
許多文字工作者或像是電視劇《四樓的天堂》中,演員謝盈萱所扮演的心理師們,這些工作者特別容易有脖子痛、手麻這類型的問題,因為他們常需要在沒有桌子的情況,拿出小筆記本低頭紀錄許多事情,而且常常需要維持同樣的姿勢一段時間。
涂育維中醫師表示,脖子痛在成人族群中,約有10-20%的盛行率,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你的脖子開始發出疼痛時,常常是你的頸椎開始退化的跡象,向你發出求救訊號。這時候就應該及早介入治療,以免退化持續惡化,最終走到不可逆的程度。
「心裡的傷,身體會記住。」劇中的心理師,在溫柔承接他人心中的痛苦時,卻也在自己肩上承擔更多的壓力。而情緒壓力不只對精神層面有所影響,也會增加脖子的張力,並干擾、延遲自我修復的能力。
涂育維中醫師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壓力和焦慮往往和肝、脾有關,治療脖子痛的方向,不會單單只從傷科思維和活血化瘀的路線思考,還會透過疏肝解鬱、健脾安神的用藥,幫助患者從身體的層面減少心理的影響,達成身心和解的效果。
除了減少身心的交互作用,我們仍然需要透過針灸和手法,放鬆膀胱經的經筋和緊繃的頸部肌肉,以及相關的上斜方肌及胸鎖乳突肌外,還可以透過刺激華陀夾脊等穴位,提升督脈的氣血循環,增進脊椎附近的修復。除了外用,還可以使用內服藥如葛根湯加減等,可以提升脊椎的氣血灌流,去除堆積的寒濕,讓阻礙氣血循環的代謝廢物可以加速離開。
最後,涂育維中醫師分享一個延展頸椎的運動,支持這些辛苦的工作者,希望能幫助他們降低「工傷」造成的脖子痛問題。
次數:一組5-8次,一次8-10秒。
做法:
1.眼睛平視前方。
2.想像一根線吊著頭頂百會穴維持中心點,向上拉提頸椎。
3.在百會穴拉提頸椎的情況下,緩緩做出類似低頭的動作,令下巴微微後縮,舌頂上顎,維持8-10秒,正常呼吸。
4.練習時雙手可以輕輕放在後腦風池、風府處,注意肌肉有沒有被拉展的感覺,還有前頸肌肉是否錯誤過度用力。
5.注意動作的原則要輕柔平緩,不要追求痠痛,重點是能不能感知肌肉的伸展和做對動作,可以在工作休息時練習,減少不適感,並增進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