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牙痛要人命,脾胃濕熱惹禍!吳宛容中醫師:必按3大穴位止痛

吳宛容中醫師

文章引至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蛀牙牙齒痛是讓很多人難以忍受的事,尤其,想到要看牙醫補蛀牙、抽神經,更是害怕的不得了。那麼除了看牙醫解決蛀牙的問題外,是否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治療治蛀牙?吳宛容中醫師表示,蛀牙其實和脾胃息息相關,中醫可依三大證型辨證調理。而牙痛時急救有3大穴位,平時也可以自製紓緩茶飲,有效改善蛀牙帶來的疼痛。

中醫:蛀牙和脾胃息息相關。

中醫認為從經絡循行上來看牙齒,上排牙齒屬足陽明胃經的路線,下排牙齒為手陽明大腸經的路線。所以蛀牙其實和脾胃息息相關。飲食上若是常吃辛辣、重口味的食物,則身體容易導致濕熱產生,進而導致蛀牙。而中醫可依照證型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中醫將蛀牙分為:外感風熱、胃熱熾盛和虛火上炎。以下分別說明,並介紹對應的治療方法:

1.外感風熱型

症狀:主要表現為牙痛、牙齦紅腫疼痛,或伴畏寒發熱、頭痛身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療:可選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銀翹散。銀翹散為辛涼解表之代表方劑之一。其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配伍薄荷、牛蒡子疏散風熱,可解表邪治療感冒頭痛症狀,也可治療牙痛的問題。

2.胃熱熾盛型

症狀:主要表現為牙痛、牙齦紅腫疼痛,吞嚥時疼痛加劇,且口乾口苦、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燥、脈滑數。

治療:可選用清胃瀉火、涼血消腫的清胃散。清胃散證型為胃有積熱、火氣循經上攻。其中石膏清瀉胃火、黃連苦寒、清熱解毒;牡丹皮、生地清虛熱;當歸活血;升麻也可清熱解毒,治療牙痛問題。

3.虛火上炎型

症狀:主要表現為牙痛、牙齦紅腫疼痛、咽乾口燥、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療:可選用滋陰降火的知柏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為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除具補益肝腎的功用外,另兼具瀉火的功效。六味地黃丸為脾腎雙補的方劑,以補腎陰為主;黃柏、知母補腎水,降虛火。合用能補腎陰不足,且能降上炎之虛火,而治療牙痛。

吳宛容中醫師表示,除了蛀牙依三大證型辨證之外,牙痛時,中醫也有3大穴位有助紓緩牙痛:

除了蛀牙依三大證型辨證之外,牙痛時,中醫也有3大穴位有助紓緩牙痛。

牙痛急救3大穴位

合谷穴

位置:第1.2掌骨之間,約第2掌骨之中點肌肉凸起處。

功效:古人有「面口合谷收」之說。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循行經過下排牙齒,合谷穴本身又有清熱解表的功效,所以牙痛時可按壓合谷穴,左右手各20分鐘來緩解牙痛。

曲池穴

位置:手臂曲腕時,在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

功效:曲池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具有散風止癢、清熱消腫的功效。對於平常喜歡吃辛辣油炸而導致牙痛的人,可按壓曲池穴來緩解牙齒的不適症狀。

下關穴

位置:顴弓下緣,下頷骨前方的凹陷處。

功效:下關穴屬於足陽明胃經,循行於上排牙齒,下關穴具有祛風、聰耳、利牙關的功效。牙痛時可左右輪流按壓各20分鐘,來緩解牙痛不適的症狀。

另外,吳宛容中醫師也推薦飲用緩解牙痛的茶飲:

甘露茶緩解牙痛

原料:枇杷葉、黃芩、天門冬、石斛各3錢。

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用開水600c.c.熬煮20分鐘即可。

功效:枇杷葉、黃芩、天門冬、石斛是取自甘露飲的用藥,枇杷葉性味苦,微寒,入肺、胃經,可清肺胃熱;黃芩性味苦,寒,可清肝火;天門冬、石斛滋陰清熱,四味藥合用可清熱養陰,緩解牙齒的不適症狀。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