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如何調理?】中醫6大緩解方法,穩定情緒擺脫困擾

#躁鬱症 #雙極性情感障礙 #情緒調理 #中醫養生 #內關穴 #神門穴 #保養茶飲 #壓力管理 #健康保健

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障礙,是一種情緒在兩極之間擺盪的精神性疾病,患者情緒波動劇烈,容易陷入「躁期」和「鬱期」交替的狀態。中醫認為,調理躁鬱症需針對肝、心、腎三臟進行調整,以下介紹6種中醫緩解方法,幫助穩定情緒、減輕症狀。

躁鬱症的特徵躁期與鬱期

躁鬱症患者會在躁期和鬱期之間反覆切換,躁期特徵為情緒過度高漲,如亢奮、易怒、過度活躍、睡眠不足;而鬱期特徵則是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絕望甚至有自殺傾向。兩種極端情緒交替發作,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中醫如何看待躁鬱症?

中醫將躁鬱症與「癲狂病」相類比,認為其根本病因為情志內傷,七情不暢導致肝氣鬱結、痰氣鬱滯,進而干擾心神。治療原則為平肝潛陽、滋陰降火、疏肝理氣,從根本改善體內陰陽失調,達到心神安定的效果。

吳宛容中醫師說明,中醫典籍中記載「癲狂病」躁鬱症症狀表現最為相似。

中醫緩解躁鬱症的6大方法

  1. 穴位按摩:內關穴與神門穴

  2. 內關穴:每天按壓15~20分鐘,能夠安定心神、降低情緒波動。

    神門穴:與內關穴同時按摩,有助於放鬆心情、緩解躁動。

  3. 中醫保養茶飲

  4. 材料:浮小麥8g、柏子仁3g、百合3g、合歡皮3g、炙甘草3g、紅棗6顆。

    做法:將紅棗剖開,與其他藥材一起用500cc熱水悶泡30分鐘,溫服可養心安神。

  5. 良好生活作息

  6. 規律作息能平衡體內陰陽,避免長期熬夜及睡眠不足,減少情緒波動。

  7. 適量運動

  8. 每天30分鐘輕運動,如散步或瑜伽,能促進腦部血液循環,穩定情緒。

  9. 飲食調理

  10. 避免攝取過多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及含酒精飲料,選擇富含纖維及維生素的食材。

  11. 家庭與社會支持

  12. 情緒困擾時與家人朋友溝通,接受陪伴與傾聽,建立支持系統減少孤獨感。

結語

中醫助穩情緒,遠離躁鬱困擾 躁鬱症患者在中醫調理下,透過調肝理氣、平肝潛陽等方法,可以逐步改善情緒不穩的狀況。若症狀嚴重或無法控制,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進行針對性治療,讓身心達到平衡。


作者:吳宛容中醫師

來源: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