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濕熱,腳汗多、腳臭成為不少人煩惱,特別是黴菌滋生引發的香港腳(足癬),常見水泡、角質化、腳趾間脫皮等症狀,甚至腳臭難耐。吳宛容中醫師指出,治療香港腳的關鍵在於去濕,透過內服去濕湯飲與外洗劑,能有效改善腳部健康。
香港腳與濕氣的關係 香港腳多因黴菌感染引起,尤其在夏季濕熱環境中更容易發作。根據中醫理論,濕熱型體質的人特別容易罹患香港腳,體內濕氣過重,脾胃運化功能差,濕氣堆積在體內,轉化成濕熱之邪,最終導致皮膚病。
#香港腳 #濕氣 #中醫調理 #清熱解毒 #薏仁湯 #足癬 #健康保健 #中醫養生
夏天濕熱,腳汗多、腳臭成為不少人煩惱,特別是黴菌滋生引發的香港腳(足癬),常見水泡、角質化、腳趾間脫皮等症狀,甚至腳臭難耐。吳宛容中醫師指出,治療香港腳的關鍵在於去濕,透過內服去濕湯飲與外洗劑,能有效改善腳部健康。
香港腳與濕氣的關係 香港腳多因黴菌感染引起,尤其在夏季濕熱環境中更容易發作。根據中醫理論,濕熱型體質的人特別容易罹患香港腳,體內濕氣過重,脾胃運化功能差,濕氣堆積在體內,轉化成濕熱之邪,最終導致皮膚病。
水泡型:腳底出現水泡,刺癢且易破。
糜爛型:腳趾間皮膚紅腫,滲水甚至潰爛。
角質化型:腳底皮膚增厚,無癢感但脫皮明顯。
脫皮型:趾縫及腳底乾裂脫皮,有時伴隨輕微癢感。
中醫治療香港腳,去濕是重點,可選擇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茶飲與健脾利濕的湯品:
清熱解毒金銀花茶
材料:金銀花3錢、生甘草3錢。
做法:1000c.c水煮15-20分鐘後放涼飲用,有助抗菌去濕。
健脾利濕薏仁湯
材料:薏仁半斤、蒼朮3錢、茯苓3錢、牛膝2錢、黃柏2錢。
做法:中藥材水煮15分鐘取汁,合薏仁放入電鍋煮熟。
足部外洗方
材料: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一兩,蒼朮、黃柏各5錢。
做法:加2000c.c.水煮20分鐘,溫熱浸泡患足20~30分鐘,每日1-2劑,連泡7天效果佳。
避免刺激性食物:少吃辛辣、油炸及高濕熱食物,如花生和酒。
穿純棉吸汗襪:保持足部乾燥,鞋子通風透氣。
鞋襪分開洗滌:避免交叉感染。
不赤腳踩地:公共場所如游泳池,應穿防水拖鞋。
勤洗手:接觸患處後徹底洗手,避免真菌擴散。
中醫去濕調養,遠離香港腳困擾 香港腳易反覆發作,治療要從去濕入手,結合內服和外洗,並配合良好生活習慣。若症狀嚴重或反覆發作,建議尋求專業中醫診治,針對性調理更有效。
作者:吳宛容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