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面神經麻痺原因與中醫調理:針灸加速恢復

#顏面神經麻痺 #中醫調理 #針灸治療 #面癱 #提升免疫力

隨著天氣變化忽冷忽熱,許多人面臨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同時也要小心「顏面神經麻痺」悄悄上身。尤其年假過後,作息不規律、免疫力下降,更容易遭病毒入侵。中醫指出,透過針灸治療及正氣調理,有助加速恢復與改善。

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與原因

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在睡醒後突然發現,出現面部肌肉僵硬不受控、嘴角下垂、流口水、眼睛無法閉合等症狀。其根本原因在於第七對腦神經受損,依受損位置可分為兩大類:

  1. 中樞神經受損 包含腦血管疾病、腦腫瘤等。

  2. 周圍神經損傷 常見為貝爾氏麻痺及亨特氏症候群,前者與病毒感染有關,後者多因免疫力不足,導致皰疹病毒侵襲。

中醫如何調理顏面神經麻痺?

中醫治療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認為顏面神經麻痺源於體虛受邪,治療應「去邪扶正」,常用小續命湯搭配個人體質加減,達到氣血調和、筋脈疏通。

針灸緩解顏面神經麻痺:3大重點

針灸能改善氣血循環、修復神經、預防復發。以下為針灸治療的三大重點:

  1. 提升頭部氣血循環: 百會、風池、翳風等穴位,有助活血通絡。

  2. 促進神經修復 印堂、顴髎、地倉、頰車等穴位,能舒緩面部僵硬。

  3. 增強免疫力 合谷、足三里、氣海、關元等,調整全身正氣。

中醫提醒:把握治療黃金期

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黃金期為症狀發作7天內,及時介入治療可減少後遺症。日常生活中可輔以臉部復健動作,如張口、眨眼、按摩耳後完骨穴等,並做好保暖防護,避免風寒侵襲。

作者:涂育維中醫師|日期:

來源:作者:黃慧玫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