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揪4大症狀!賴睿昕中醫師:3招調理思覺失調症

賴睿昕中醫師|

文章引至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歌手許美靜曾經自曝罹患思覺失調症,根據健保署就醫人數統計,目前國內思覺失調症患者約有14萬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患者腦內不同區域的腦神經功能失調,產生出思想和感知錯亂,並衍生出語言和行為的異常及情緒的顯著轉變,包括思考、情緒、知覺、認知、行為等精神狀態表現出現異常,經常導致適應生活的能力發生障礙,患者也可能脫離現實,分不清楚現實和幻覺。

思覺失調症有4大症狀

思覺失調症主要有正性症狀、負性症狀、認知功能障礙、情緒症狀等4大症狀。正性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和幻聽等,負性症狀則有社交能力降低、無法自我照顧、不想工作、不注重清潔、表情呆滯和少話等。認知功能障礙如判斷力下降,或對人、時、地的辨向感降低,或無法專注、記憶力降低,以及失去解決問題能力等功能退化。以及情緒症狀如伴隨著憂鬱、焦慮等情緒等。

思覺失調症西醫認為與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出現異常有關,目前也有最新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可能是腦皮質麩胺酸(Glutamate)錐體細胞功能降低,進而影響患者的思考覺知功能。

中醫:思覺失調症歸屬於「情志」病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中醫將思覺失調症歸屬於「情志」病,中醫治療情志疾病透過調整五臟臟腑氣血平衡,來恢復生理機能運作,腦部運作及神經傳導往往在臟腑氣血失衡後,因過度急速改變體內環境,因此身體調整速度沒有跟上,最終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分泌機制錯誤,氣血失衡會加重思覺失調症狀表現。中醫典籍中從「癲狂」及「鬱症」歸納相關症狀表現來理解思覺失調症治療方向,情緒不穩定、暴躁易怒、神經緊繃、靜態下無法穩定等,都是思覺失調症衍伸加重的情緒症狀。

針對思覺失調症的正性症狀,中醫治療透過平肝潛陽、清心化痰、滋陰降火治療方向緩和病情,常見用藥處方有天麻鉤藤飲、半夏白朮天麻湯、柴胡清肝湯、知柏地黃丸、龍膽瀉肝湯等;至於,針對思覺失調症的負性症狀,中醫治療透過疏肝理氣、化痰散結、滋陰養血治療方向引導病情改善,常見用藥處方有柴胡疏肝湯、溫膽湯、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等。

中醫使用中藥、針灸調節生理機制穩定

治療方面西醫擅長先穩定控制住患者的躁動情緒,讓症狀快速緩和下來;中醫擅長由內而外調控臟腑與疾病症狀相對應點,透過內服中藥、針灸改善五臟六腑氣血平衡,來調節生理機制穩定,透過經脈氣血循環疏通來改變腦部及神經狀態穩定,中、西醫兩相配合治療,對於病患來說,會是較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3招調理思覺失調症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中醫建議調理思覺失調症,建議以下3招,包括:按2大穴位、飲用養心茶,以及透過「五官感知」舒展腦部及情緒:

第一招:按2大穴位

內關穴:

屬手厥陰心包經絡穴,穴通心包而絡于少陽,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具寧心、安神、和胃、寬胸、降逆、止嘔功效,每日睡前按壓15~20分鐘可以降低腦部及神經亢奮,達到心氣和緩之效。

神門穴:

屬手少陰心經輸原穴,具安神寧心、清心熱、調氣逆等功效。每日睡前按壓15~20分鐘,搭配內關穴同時按壓可以加強寧心安神效果,按壓兩穴時搭配呼吸吐納輕柔和緩。

第二招:喝養心茶

大棗養心茶

材料:

浮小麥8g、鬱金3g、茯神3g、合歡皮3g、炙甘草3g、紅棗6顆。

做法:

紅棗剖開,放入500cc水中,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

功效:

藥方主要透過養心氣及疏肝安神,來調節身體氣血失調狀態,其中浮小麥、茯神可以降低心氣過於亢奮外,透過合歡皮、鬱金疏肝理氣可以破除心氣鬱滯狀態;搭配紅棗、炙甘草來補脾胃津液達潤燥養陰效果,對於思覺失調症及平日和緩情緒及寧心安神,具有良好效果。

第3招:五官感知舒展腦部及情緒

透過「五官感知」,舒展腦部及情緒

思覺失調症雖然可以透過藥物控制,然而還是要從根本改變生理機能狀態,須從生活及心境改變,心、腦及情緒的舒展,有效幫助調節情緒及認知失控。賴睿昕中醫師建議平日可以透過「五官感知」,去刺激及舒展腦部及情緒。

五官感知包括眼、耳、鼻、口、身體的感知:

透過接觸大自然,或是個人喜好事物的視覺放鬆

聆聽大自然清淨聲音,或自己喜好音樂的聽覺放鬆。

呼吸森林及自然界植物散發芬多精,或透過精油的嗅覺放鬆。

唱歌或是找朋友傾訴心情及聊天的口部放鬆達到紓發情緒效果。

身體最後身體感知主要透過皮膚,經由運動啟動氣血順暢流動來打開皮膚汗孔流汗,有效調節生理代謝。

五官同時得到舒展,才能有效降低思覺失調症的不穩定起伏狀態。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