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症狀及中醫調理方法

#tag:#濕氣重 #中醫調理 #芳香療法 #穴位按摩 #健康養生

賴床睡不飽?濕氣重易引起5大症狀

許多人在生活中常感覺賴床、睡不飽,甚至睡醒後依然疲憊不堪,這很可能是濕氣重引起的症狀。濕氣在中醫中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因素,長期濕氣過重會影響身體代謝與健康。本文將深入探討濕氣重的原因、症狀以及中醫調理方法。

濕氣重的原因與症狀

濕氣是一種容易兼雜其他病性的體質特徵,根據賴睿昕中醫師的解釋,濕氣往往伴隨其他狀況,如:

  • 濕熱:慢性發炎,代謝不良。

  • 寒濕:能量不足、體溫偏低。

  • 痰濕瘀濁:代謝廢物堆積。

當濕氣加重,特別是在天氣變化大或環境潮濕時,身體較為健康的人可能影響較小,但體質較弱或有慢性病者,容易出現以下5大症狀:

  1. 頭昏腦脹:睡醒後仍感疲倦,無法集中精神。

  2. 四肢乏力:全身倦怠,提不起勁。

  3. 腫脹感:特別是下肢水腫或沉重感。

  4. 腸胃不適:食慾不振、腹脹腹瀉。

  5. 皮膚問題:濕疹、黏膩感、出汗多。

中醫除濕調理方法

1. 精油芳香療法

芳香療法早已被證實對除濕有效。以下是三種常見的除濕精油:

  • 檸檬香茅精油:氣味清爽,祛濕除臭。

  • 迷迭香精油:淨化空氣,舒緩肌肉痠痛。

  • 茶樹精油:抗菌消毒,適合潮濕環境。

2. 穴位按摩法

按摩穴位可以幫助排濕,常見的兩個穴位為:

  • 承山穴:位於小腿後側,能排濕解痠。

  • 陰陵泉穴:膝關節下方,健脾祛濕效果佳。

如何預防濕氣過重

保持居家通風、定期運動、飲食清淡,是防止濕氣堆積的有效方式。如果出現反覆不適,應及時就醫診斷。

賴睿昕中醫師|2024年11月22日

文章引至 By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