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能不能喝咖啡、喝粥?

莊可鈞中醫師揭:飲食5要訣防溢赤酸

莊可鈞中醫師|

文章引至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上班族工作壓力大,還有肥胖、暴飲暴食、懷孕,都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風險因子。另外,網路也經常討論:「胃食道逆流究竟能不能喝咖啡、喝粥?」到底真相如何?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發作不能只靠吃藥,根本解決之道仍然是從生活飲食習慣改變做起,建議避免胃食道逆流發作,必需注意飲食5要訣自保防溢赤酸;平時也可以自製「降逆養胃茶」飲用。

胃食道逆流小心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是指為內容物反流入食道,而引起胃灼熱等不適症狀的一種疾病,可引起逆流性食管炎、咽喉、氣道等食道附近組織的損傷。
一旦有胃食道逆流卻不治療,可能會走上「胃食道逆流→巴瑞特食道症→食道癌」三部曲的命運。

胃食道逆流發生原因分為:先天與後天

胃食道逆流發生原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後天原因主要與肥胖、壓力大、懷孕、飲食作息不正常等因素相關。肥胖的人肚子上的肥油比較多,因為內臟脂肪會壓迫胃部,使腹壓增加而加重胃酸逆流。
女生在懷孕生產前的3個月即第三孕程時,因為子宮膨大壓到胃,與肥胖的人同理,也比較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先天原因則是下食道括約肌比較鬆,所以胃酸容易往上跑到食道。

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

胃食道逆流有2個最明顯的典型狀:即「溢赤酸」與「火燒心」。「溢赤酸」即是有胃酸逆流感,吃完甜食後有一口酸水從胃往上衝湧上來;而「火燒心」是覺得一口熱熱的東西往上跑,胸口感到非常灼熱。

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

胃食道逆流非典型症狀包括慢性咳嗽,而且是乾咳一咳好幾個月好不了,或是咽喉癢癢的。還有胸痛,痛的像是心臟病。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不要以為胃食道逆流吃藥就會好,如果生活飲食習慣不改善,胃食道逆流仍然會永遠跟著你!以下是胃食道逆流患者在飲食方面有5要訣自保:

胃食道逆流飲食5要訣自保

1.少量多餐:

患者切忌暴飲暴食,否則很容易食道下部括約肌鬆弛。患者適當少量多餐,每餐以八分飽為宜,必須充分咀嚼,做到細嚼慢嚥。

2.戒菸限酒:

抽菸、喝酒都會導致食道下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食道逆流病情加重。

咖啡裡的咖啡因也會減低食道下括約肌張力,導致胃食道逆流症狀加重,而酸度越酸的咖啡,例如重烘培咖啡則是影響最為嚴重。


3.少喝刺激飲料:

飲料當中的酸性成分容易導致食道下括約肌鬆弛,進而加重病情。另外很多人愛喝咖啡是否也要禁止呢?事實上,咖啡裡的咖啡因也會減低食道下括約肌張力,導致胃食道逆流症狀加重,而酸度越酸的咖啡,例如重烘培咖啡則是影響最為嚴重。

4.少吃甜食:

甜食會促進胃酸大量分泌,提高胃部的酸度,使胃部內容物的腐蝕性增強,所以當胃食道逆流時,更加重不舒服的感受。像是巧克力、蛋糕等,都要盡量避免食用。

5.少吃水分過多食物:

水分是刺激胃部分泌胃酸的一個原因。稀飯固然好消化,但因為稀飯含大量水分,食用過多反而容易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

胃食道逆流在中醫屬於「胃脘痛」、「吞酸」、「嘈雜」,主要病位在食道,而與脾、胃、肝、肺等臟腑關係密切,肝氣犯胃、脾胃失和、肺失肅降都可導致胃氣上逆而形成胃食道逆流。中醫在治療上主要以疏肝和胃、健脾理氣為主,常用中藥為柴胡、枳殼、香附、蒼朮、白朮等。而脾胃消化不良導致胃失和降,也可加入消食化積的中藥如神麯、雞內金等。


自製「降逆養胃茶」飲用

另外也可在家自製「降逆養胃茶」飲用:

降逆養胃茶

材料:枳殼5g、紫蘇葉5g、薄荷3g。

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水中煮沸放涼後即可飲用

功效:枳殼疏肝理氣;紫蘇葉醒脾寬中,改善脾胃氣滯;薄荷疏肝解鬱,具解痙作用可改善消化道痙攣

莊可鈞中醫師最後提醒,想要改善胃食道逆流,除了中醫治療外,絕大多數胃食道逆流引起原因與生活飲食習慣、體重有關,唯有改善這些問題,愛護自己的胃,才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發作。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