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目眩、好疲倦,貧血了?

康涵菁中醫師(翰鳴堂中醫診所/睿鳴堂中醫診所)  |2021-11-5

文章引文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



老是臉色蒼白、頭暈目眩、好疲倦,尤其是女性朋友在生理期間、月經結束後,這樣的感受往往會特別明顯。但西醫抽血檢查,卻沒有貧血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中醫師表示,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雖然沒有達到西醫的貧血標準,但卻可能已經符合中醫「血虛」的範疇,應積極對症調理,以免不適症狀持續影響日常生活。


血虛體質分3類,女中醫傳授私房調理、保健食養方助改善


什麼是「血虛」?出現哪一些症狀要注意,又該如何調整、改善呢?康涵菁中醫師表示,血虛指的是人體內血液不足,導致四肢、臟腑無法獲得足夠養分滋養,而出現的一種全身性衰弱現象的總稱。且根據發生原因的不同,血虛又可以分為心脾兩虛、氣血兩虛,以及肝血虛3大類型,調理方式也不盡相同。



【類型1/心脾兩虛】


成因:

這類病人常是工作繁忙、思慮多、飲食不正常,導致心血耗、脾氣虛弱引起。


症狀:

常會表現面色萎黃、容易健忘,影響工作表現,覺得很累但卻睡不著,睡著又容易作夢;並伴隨有胃腸脹氣、排便不成形等困擾,女性還可能有月經不調的情況發生。


調理方向:

一般臨床上,中醫多會選用歸脾湯來治療,而民眾平時若要食補,則可以在家沖泡「桂圓薑棗茶」飲用,也能達到部分補益心脾的作用。桂圓也就是龍眼肉,可入心脾二經,是性質平和的滋補良藥,能養血安神。現代研究也發現,龍眼含有維生素A、B,以及豐富的鐵質,搭配生薑開胃、大棗補脾,能夠幫助養分的吸收。



★桂圓薑棗茶


作法:

將龍眼肉3顆、生薑1片,以及大棗3小顆(撥開),加入300c.c.的熱水燜泡10分鐘即可飲用。建議服用時機為晚餐飯後,不僅可以促進消化,還能幫助入眠。


黃耆則可補氣,也可提升免疫力。


【類型2/氣血兩虛】


成因:

氣血兩虛的病人,常出現在長期挨餓減肥的人、工作內容勞動量大的人,或是長期月經量多的女性身上。


症狀:

這類的病人常會覺得怎樣睡都睡不飽,白天還是很容易打呵欠;甚至稍微爬個樓梯就會頭暈、氣喘噓噓,且手足常常冰冷麻木,指甲、眼瞼色偏淡白等症狀。


調理方向:

臨床上會選用八珍湯來做治療。至於民眾居家保養,則可藉由飲用「當歸黃耆茶」來達到補氣、補血的作用。當歸性質溫和,可補血和血;黃耆則可補氣,也可提升免疫力。



★當歸黃耆茶


作法:

將黃耆3-4片及當歸半片,加入300c.c.的熱水燜泡10分鐘即可飲用,建議早晚飯後可各飲用1杯。



【類型3/肝血虛】


成因:

肝血虛問題,常出現在一些長期熬夜,或是用眼過度的族群。


症狀:

這類的病人常會覺得眼睛乾澀、手腳容易抽筋,淺眠且易做噩夢,並出現月經不規則或是量少的病症。若血虛生風還可能產生皮膚搔癢的情況,此外由於中醫認為,人體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故也可能出現腎精虧虛的症狀,像是眩暈、耳鳴、掉髮等問題。


調理方向:

臨床上,中醫師會選用四物湯加減去做治療。也推薦民眾平時可自製「枸杞黑芝麻糊」來補益肝腎,枸杞子是平補腎精肝血之品,現代藥理學研究也指出,枸杞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黑芝麻具有明顯的益精養血作用,同時也富含鐵,及多種微量元素和維他命,可預防貧血及落髮。



★枸杞黑芝麻糊


作法:

準備100公克的黑芝麻,以及50公克的白米、5公克的枸杞。先將黑芝麻炒香後,連同白米以及500c.c.的水一起浸泡半小時,再將整鍋食材倒入食物調理機中攪拌至糊狀,最後放入清洗過的枸杞跟白糖一同攪拌10幾秒鐘即可食用。


中醫認為「血汗同源」,一旦汗液流失過多,會加劇體內血虛的情況,故血虛體質者若要運動,最好先選擇低強度運動,像是快走、踩室內腳踏車為佳。

血虛體質越動越累?慎選運動項目、補充正確營養有助益


康涵菁中醫師也提醒,有血虛困擾的患者,切勿從事會快速飆汗的劇烈運動。因為中醫認為「血汗同源」,一旦汗液流失過多,會加劇體內血虛的情況,故血虛體質者若要運動,最好先選擇低強度運動,像是快走、踩室內腳踏車為佳。



同時,建議民眾想改善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疲憊等症狀,更應配合改變生活作息,日常飲食多攝取富含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的營養食物,來鞏固體內的生血之源。



如此一來,才能從內而外的改善氣色,有效提升生活品質。不過,若經過一段時間調整、改善,症狀仍未見改善,則建議民眾應適時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診斷、釐清原因,並對症調理較有保障。



【康涵菁醫師小檔案】

現職:翰鳴堂中醫診所/睿鳴堂中醫診所

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師、韓國慶熙大學韓醫學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