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注意 7 件事避免宮寒


周宗翰中醫師|2021-6-21

文章引至  Heho健康網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夏天不少人喜歡窩在冷氣房,尤其是疫情加上悶熱的天氣,讓不少人待在家中防疫時,冷氣總是「吹好吹滿」,但中醫師提醒,長時間吹冷氣可要當心子宮抗議。



中醫師周宗翰指出,身體從外部接觸到寒氣容易讓體質變化,尤其是夏天不少女性穿著清涼,加上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會讓子宮一直處於低溫寒冷,恐一步步踏入宮寒危機。



子宮是女性身體容易感冒的器官,周宗翰說明,女性本身就屬陰,大多數女性都是寒性體質的,中醫理論認為,婦女陽氣不夠無法溫煦子宮,讓寒氣聚集就會導致「宮寒」。而宮寒可能出現月經失調、經痛、性慾低落等狀況,嚴重還可能造成不孕,甚至是胎兒發育遲緩。


7 招正確吹冷氣,預防宮寒


身體並沒有多少熱能禁得起這樣消耗,因此女性要好好保護子宮,在吹冷氣的同時要注意7個小地方,避免讓宮體承受低溫寒冷。


1.儘量遠離冷氣出風口,如果無法避免,可圍上絲巾、披肩,避免讓冷風直吹頸部。


2.需要時可以用薄外套、薄毯保護肩膀避免受寒,避免寒氣由肩背部侵入體內,導致子宮著涼。


3.穿裙子要披肩覆蓋於腿部,尤其是膝蓋,如果怕冷可在冷氣房穿著絲襪,可以預防寒氣從下半身直接侵入。


4.如果座椅材質為石椅或鋼鐵材質,建議加坐墊。


5.可利用午休時間自來走走,關掉冷氣打開窗戶,讓毛孔接觸外界的自然氣息,把體內的寒氣適度發散出來。


6.睡覺無論是吹冷氣或電扇,都要在腹部蓋薄被,以免子宮受寒,尤其是生理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暖。


7.運動快走是改善寒性體質很好的方式,可做適量溫和的運動,幫助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讓全身溫暖起來,改善體質。


穿低腰褲、不穿鞋也容易讓寒氣入侵


周宗翰表示,有些女性先天體內陽氣不足、體質本就較寒,冬天會怕冷、夏天耐熱,平時氣色就比一般人蒼白,而且四肢容易發涼,對氣候轉涼也特別敏感。 經常冷飲不離手、冰品照三餐吃、愛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或愛洗冷水澡,甚至連月經期間也不避諱的女性,也要小心,這些冰冷的寒邪可能減損體內陽氣,容易造成子宮寒瘀、寒濕,而影響經血排出。



還有一種常穿低腰褲的女性,也容易有子宮寒冷的狀況。周宗翰提醒,人體子宮胞脈與肝腎經相聯繫,一旦腳心發寒也容易使內臟受寒,因此建議寒性體質的女性,儘量避免長期赤腳踩在冰冷磁磚地板,或睡在涼蓆上,平時最好穿上襪子防寒,以免寒邪經由腿部肝腎經侵入人體,間接導致子宮受寒。


中醫師教你 6 招暖宮妙方


中醫認為肝腎氣足、子宮溫暖,體內氣血才會通暢,月經才會規律而不會出現痛經的狀況。


暖宮妙方1:多吃溫、熱性食物


一般來說,中醫將中藥與食物分為寒、涼、平、溫、熱性5種特性,中醫師葉濡端指出,子宮寒冷的女性可以多吃點溫性與熱性食物溫暖子宮,平性的食物也適宜,寒性、涼性食物就少吃為宜。此外,料理時可酌量使用蔥、薑、蒜等溫熱性調味料,不過胡椒、辣椒、沙茶等較燥熱、較刺激,並不建議多吃。 周宗翰提醒,所有的青菜務必煮過再吃,不可直接吃寒涼的生菜沙拉,水果也要盡量在白天食用完畢。


暖宮妙方2:規律運動


中醫說「動則生陽」,葉濡端建議,陽氣不足、氣血循環不佳的女性,可視自身體能狀況規律運動,像健走、慢跑、騎腳踏車、飛輪、游泳等,都能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溫暖子宮。尤其游泳的動作可以鍛鍊到骨盆腔的肌群,有助於子宮收縮;不過盡量選擇溫水池,減少冷水的寒邪刺激。



暖宮妙方3:常搓手心、腳心


周宗翰建議,平時可經常揉搓手心、腳心,以溫暖手腳,改善末端血管的血液循環。



暖宮妙方4:每晚泡腳半小時


每晚用溫熱的水泡腳半小時,可以達到驅寒的作用。周宗翰表示,泡完腳後,睡前還可以躺在床上,將腿垂直靠在牆上,休息放鬆10分鐘,既能促進血液回流,又可減輕水腫狀況。



暖宮妙方5:按摩穴位


氣海穴: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

關元穴:肚臍正中直下3寸處。

作法:可用暖暖包、熱毛巾,每天熱敷穴位30分鐘。



暖宮妙方6:暖宮茶飲


(一)  黑糖(紅糖)薑茶


材料:黑糖10g(也可用紅糖)、生薑4片。


作法:將500ml水煮滾後加入生薑4片,轉中火煮5分鐘,加入黑糖調勻即可;也可用燜燒保溫罐加入滾水悶泡生薑片15分鐘,再加入黑糖調勻。


小叮嚀:冬天容易手腳冰冷或正逢月經經期的女性,可以使用較辛熱的老薑;但若平常容易口破、便秘上火的女性,則建議用生薑。



(二) 桂圓紅棗茶


材料:桂圓肉6g、紅棗去核10g。


作法:將上述材料放入保溫杯中,加入熱水700c.c悶泡20分鐘,即可飲用。



(三) 溫宮排濕茶飲


材料:益母草1錢,香附、生薑、赤芍、茯苓、艾葉各2錢、紅糖適量。


作法:將上述材料以500cc熱水沖泡即可。 功效:增進子宮血流的循環,去寒化濕;適合常有痛經的女性。



(四) 補氣利濕茶


材料:黃耆1錢、大棗3粒、茯苓2錢、桂枝1錢。


作法:將茯苓捏碎、大棗剪破,連同其他材料放入濾茶葉袋,沖入500c.c.沸水,燜泡約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黃耆、大棗可補氣健脾,茯苓利濕、桂枝則能促進四肢血液循環、有助於利濕、提升免疫力。適用平時容易下肢浮腫、疲勞的女性。


 

【周宗翰醫師小檔案】

現職:翰鳴堂中醫診所/睿鳴堂中醫診所

經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針炙醫學專科醫師、台灣中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了解更多鳴堂特色

 
.

貼心提醒

·依健保局規定,看診需要本人到現場就診
·初診患者只可電話預約,複診患者歡迎使用網路或電話預約,若當診過號需等待3人後看診
·若您要申請「勞保職業傷病」與「診斷證明書」請於掛號時通知櫃台人員並於看診前告知醫師
·診所提供之收據請妥善保管,遺失恕不補發
·需針灸的朋友請注意,就診時請儘量勿穿連身褲襪、緊身褲與洋裝,適宜的裝扮為寬鬆褲管
·請珍惜藥材的可貴,務必將該次藥粉吃完後再來拿藥喔
.

聯絡電話
翰鳴堂:02-2559-8539
睿鳴堂:02-2391-9396
頤鳴堂:02-2719-9339

診所位置
翰鳴堂:台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一段83巷6號
睿鳴堂: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0-3號
頤鳴堂:台北市松山區長春路446號

診所資訊

.
.

為提供高品質的治療,有時就診會需時間等候,如因此造成您的困擾還請多多包容見諒!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