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宛容中醫師(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 |2018-07-12
「大暑」節氣即將到來,老是覺得頭重、倦怠嗎?中醫師提醒,氣溫屢創高溫,在炎炎夏日中,最容易發生中暑或是熱感冒,要對抗這類「暑邪」,建議可多喝具有提神解暑的「生脈飲」,利用人參、麥冬及五味子等三味藥,以熱水沖泡後飲用。
至於熱感冒,指得是夏季感冒,往往是從高溫悶熱的室外進入到冷氣房內,或者暴食冷飲引起;就中醫的觀點認為,熱感冒又因病因、病機是否夾濕,分為暑熱感冒和暑濕感冒兩類。
1. 暑性炎熱:故暑邪傷人可出現身熱、煩渴、汗多、小便短赤、脈洪數等火熱炎盛症狀。
2. 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常見多汗、心煩、口渴、疲累、小便少等氣津兩傷的證候。
3. 暑多挾濕:故於暑熱見證同時,可見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悶、泛噁、大便溏膩、舌苔厚等症。
吳宛容醫師表示,台灣夏天濕氣重,較容易造成暑濕感冒。暑濕感冒的症狀有輕微發熱、頭重倦怠、胸悶欲嘔、大便黏膩、咳嗽痰黏,鼻流濁涕等,若屬這類型的感冒,通常病程較長,大多需數日治療才能痊癒。
至於容易中暑或是熱感冒的民眾,吳宛容建議夏天可以多飲用「生脈飲」來益氣生津,斂陰止汗,這是中醫提神解暑的妙方。生脈飲的成分很單純,只有三味藥: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可補元氣,麥冬滋陰潤燥,五味子收斂止汗,且酸味可生津。將三者搭配,就可保持元氣、生津止渴。
藥材:西洋參3到5片、麥冬3錢,五味子1.5錢
水量:以熱水500到8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
【吳宛容醫師小檔案】
現職:翰鳴堂中醫診所/睿鳴堂中醫診所
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台北醫學大學藥學士、市立中興醫院主治醫師
專長:中醫兒科、過敏體質調